close

 [閱讀心得] (推理懸疑) 『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中山七里 / 瑞昇文化 / 2015)

 

 連續殺人鬼青蛙男   

 

 

首先感謝瑞昇文化及金石堂提供本次試讀機會。

 

在進入本文之前,我想先提一件特別的事情。在拆封收這次收到的書稿後,出現了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果大家有先看過評論人舟動老師的心得,在他的心得也特別提到這件事。

 

S__17145858  

 

瑞昇文化的編輯謝小姐,很有心的附上一張手寫小卡片,這樣的用心很令人驚喜也感到窩心。但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就在我把卡片抽出來放到一旁才發現背面......

 

S__17203202  

 

穿上本次作品主題「青蛙」裝扮的小貓,真的是超可愛的!所以在進入本文前先在此感謝瑞昇文化編輯謝小姐給眾位參與試讀書迷的意外驚喜^^

 

(同時也發現自己取來寫書評和分享日本職棒資訊的這個暱稱,被別人寫出來或唸出來還蠻恥的XD)

 

 

但是接下來,就要很嚴肅地向大家宣布,後面我們要討論的東西可能就不像前面這麼「愉悅」了。

 

如果點閱本篇心得的朋友有看過我先前的書評的話,應該都有印象我曾提過好多次,很高興一些我先前列入清單的日文書都陸續被台灣出版社引進,免去閱讀原文的一些不便。非常巧的,這本『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也是其中之一。

 

還記得當時我是在目前已經歇業,準備另尋他處開店的淳久堂忠孝門市架上發現這本書。封面的青蛙男以擬人或玩偶裝的形式呈現,描繪出他殺害一個人的現場。這種宛如歐美驚悚電影橋段或黑色幽默繪圖的氛圍,其實都並未能充分展現出他在作品中的「殘虐」。 (以那種內容是絕對沒辦法出現在封面上的)

 

本書的作者中山七里老師,生於岐阜縣,畢業於花園大學國文系。高中時代開始推理創作並多次投稿,但都沒有獲得獎項肯定。出社會後有一天在出差地大阪參加了日本推理巨匠島田莊司的作品『UFO大道』(UFO大通り,台灣尚未出版) 簽書會,第一次親眼看到推理作家本人。當下突然覺得「如果我現在不寫小說的話,那一輩子肯定都不會再寫了」。因此他立即在當地的電器行買下一台筆記型電腦,睽違二十年再次開始小說創作。並且在2009年以『再見,德布西』與『災厄的季節』(後改題為本作『連續殺人鬼青蛙男』) 兩作同時殺入第八屆 『這本推理小說真了不起』決選,並以『再』一作奪魁。相關的細節,各位之後可以在本作卷末由書評家茶木則雄老師撰寫的解說中看到詳細的介紹。

 

在台灣,即將推出本作的瑞昇文化相當積極地引進中山七里老師的作品,讀完本作試讀稿後的衝擊也讓我覺得,一定要盡早找時間把因待看讀物山積而暫時擱置一旁的其他中山老師作品翻出來看。此外,身為一個旅情推理的愛好者,也請讓我藉由這個機會感謝瑞升文化引進多本西村京太郎老師的作品。

 

除了天災恐怖攻擊、重大傳染病白癡政客和蠢蛋藝人,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讓大批的人們陷入極度恐慌? 在『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中,青蛙男只用了四具屍體就讓一個社會體系面臨崩壞。(暴風雨山莊中的兇手可能會對這數字嗤之以鼻)

 

 

在作者簡介之後,我想先來檢視一下整部作品的構成,這裡必須先列舉一段書中的文字來作引言:

 

一旦冠上名字而輪廓鮮明後,原本曖昧不清的不安就會變成恐怖了。因為輪廓鮮明讓口耳相傳更容易,也就讓傳播速度更快。

 

節錄自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試讀稿

 

 

 

事實上,雖然本書的案件被譽為獵奇殺人,在檢警進行現場調查的描述也令人不太舒服,但基本上是沒有詳細描寫「青蛙男」的犯案經過。因此儘管書中的案件與內情若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人間慘劇,但口味其實比起一堆只以殘虐血腥為賣點的作品相對清淡。

 

如同前述,「青蛙男」的犯案經過沒有被鉅細靡遺的描寫,但為社會大眾和讀者帶來恐懼感的,除了案件場景的慘狀之外,作者安排的手法很近似於「都市傳說」的模式,這也是為何我在這個部分開頭會先引那段書中文字的原因。

 

拜網路與資訊技術發達所賜,現今的訊息傳播速度也大幅超越那些似乎離我們感覺很遙遠的年代。但是在那個資訊傳播媒介有限的年代,光是透過口耳相傳就能在生活周遭掀起不小的波瀾,可見人類對於未知事物既好奇又恐懼的心態,在內心天秤持續不斷掙扎的情況下無形中強化了訊息的力量。

 

在日本昭和年代於國內各地引起恐慌,甚至形成社會問題的「裂嘴女」和「紅斗篷」就是類似過程下的產物。當害怕的事物是「無形」時,人們的恐懼來自於「資訊的不確定性」;而當它「因主客觀因素被描繪出輪廓」的時候,人們的恐懼就會開始擴散到所及的相關事物。以前述的「裂嘴女」來舉例的話,接近謠傳中裂嘴女出沒的地點、看見戴著大口罩的女子等條件也跟著染上駭人的色彩。

 

傳聞的影響力可以如此強大,那如果恐懼的事物走出口耳相傳和網路文字,並且活生生的在你我的生活周遭上演駭人的事件時,社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而「青蛙男」,就是這麼可怕的存在。

 

全書主要可分為「警方調查」「青蛙男」往事回顧畫面中的小孩ナツオ」(中文版試讀稿中以拼音Natsuo表示)  等三線敘事。這裡不禁要感嘆在讀者對推理寫作手法越來越熟悉的現今,伏筆的埋設也越來越不容易。像是在這裡不用我破梗,大家也一定覺得這個Natsuo」肯定有問題,在書中的安排也不避諱這點。但是竟然作者敢直接亮出可能的底牌,可見其中必有文章,關於這一點就留待大家親自閱讀時去體會。我在這裡可以說的就是,隨著故事的進行,在一些關鍵之處會有較難想像到的發展。

 

特別是在本作的結尾,隨著故事冒出的重大問題依然沒有唯一解,情勢又回到如同往常的既定運作一樣。但命運的齒輪並沒有停止轉動,冥冥之中再次蠢動的一個因子,讓整個局勢如同梅比斯之環一樣,也許有朝一日,同樣的危機會再度回歸。相信大家在讀完全書後,一定也會有類似的複雜的情緒和感嘆。

 

故事以一對老少警察搭檔擔綱主角,分別是老牌刑警渡瀨以及新手古手川和也。據說這對搭檔在其他作品中也有出場戲份,也讓我很期待之後的閱讀。渡瀨的形象是大眾印象中的老刑警,但不同於其他創作中類似的人物被賦予飄著菸臭又不修邊幅的老狐狸形象,作者給予渡瀨的設定相當特別。他博學多聞,勤於吸收各種知識,在各種場合能屈能伸,不顯示極端的個人風格,相對常人又擁有清晰的思維和堅實信念。至於古手川在故事初期讓人認為他是一個具有升遷野心的功利主義份子,但隨著故事進行,讀者將會逐漸了解他背後的那段往事。作者也藉由古手川來替本作中的一些思維發聲,透過這位年輕刑警內心的掙扎和遭遇,讀者將有機會跟著他一起思考一些過去被我們所忽略,但是卻相當重要的問題。

 

在本書的目錄中,如同東野圭吾的『神探伽利略』系列的一些案件名稱那樣,從章節的命名就多少可以先預知「被害人的下場」。這幾個章節分別是「懸掛」「輾壓」、「解剖」「燃燒」。

 

故事要從埼玉縣飯能市的一處範圍巨大卻住戶稀少的大樓社區說起。一名送報生在晨間的送報過程中,發現在大樓某層的門前懸掛著一個巨大的藍色帆布袋,袋中物竟類似某些鳥類暫存獵物的方式那樣,是一句被勾上掛鉤懸吊起來的女性遺體。帆布袋上附著一張影印文件,上面以拙劣的筆跡寫著犯案人是以愉悅的心情將這位女性用鉤子「懸掛」起。

 

在那之後,飯能市內又陸續發生慘絕人寰的殺人事件,被害人皆是在犯人的惡趣味下以駭人的展示方式被發現。而遺體旁也一定會留下那個以拙劣筆跡和宛如孩童般的稚嫩言語寫下的殘酷犯案筆記。由於從筆記看來,犯人對於殺人和棄屍就像玩弄弱小的青蛙一般,因此世人便稱呼這個心態異常的兇手為「青蛙男」。

 

因為其異於常人的行為表現,引起了社會的集體恐慌,漸漸地也有多種立場的熱議開始在社會輿論中浮現。其源頭就是在許多創作中都曾被熱烈討論過的「刑法第39」。

 

日本刑法第39條:

「心神喪失者因無責任能力,不予處罰;心神耗弱者因其限定責任能力,得減輕其刑

 

一條簡短的法條,其實背後有著極為重大的問題及責任。它不只是關係到制裁違法者,給予被害人公道,還牽涉到人權、社會負擔、利益糾葛、判決公正、後續醫療群眾心理等繁雜且難以黑白二分的議題。這也是這本看似描寫詭譎殺人的作品之中極需社會重視的要點之一。

 

以案發地點的飯能市為中心,不安的浪潮開始向外猛烈擴散。起初,媒體與社會大眾紛紛打起預防針,期望透過政府和專家學者去「認定」這是一個「精神異常者」犯下的案件,藉此說服自己和別人「這些案件不是像我們這種正常人做出來的」「只要我們沒有跟這類人有牽連,就不會有事」。

 

相對的,築起堡壘除了保護自己,同時也是在區隔、抵禦外敵。即便在平和的時候,世人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們就已經多少抱持偏見與畏懼,在「青蛙男」案件的激化下,那種不安逐漸轉變為敵視和攻擊。要求政府不分前科有無公布精神疾病患者列管名單,並要求驅逐與隔離的聲浪越來越高漲,同時還出現以暴力行為攻擊患者親屬、設施以及觀護人的案例。意識到警方已經無法維持大眾的安全,最後恐懼的人群甚至還攻入警局,意圖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得相關的情資以求自保。

 

每當發生命案時,人們總是抱持好奇心關注新聞,那是因為那起命案就像在遠處所開演的一齣戲一樣,殺人的人都有殺人的理由,被殺的人也都有被殺的理由,但,都與自己無關,因此可以安心地作壁上觀。事件的被害者永遠和自己之間隔個一道確切的屏障。

 

一旦變成自己的事,人們就會大言不慚地說出納粹式的言論。幾個月前吧,佐賀縣有數名警察把一名智障者的行動視為可疑而加以追蹤,集體暴行的結果,就是發生把人整死的不幸。當時,輿論把警察的缺乏常識和粗暴之舉批得體無完膚,但狀況一變成可能危及自己時,就會說出相反的話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善良市民,真讓人不敢置信。

 

不安與恐怖,不信與懷疑正沉重地壟罩著整個飯能市。除了自己,市民不再信任任何人,無形中等於自斷精神上的退路。不,豈止自斷退路,不安消磨掉判斷力,恐怖驅逐了理智,不信吞噬寬容,懷疑侵蝕平穩。疑心暗鬼變成常態,人人的恐慌狀態就要到達臨界點了。經濟上的不安是緩步到來的,生死交關的不安卻是急速銷蝕人心。

 

然而,猶如革命前夕,誰也無法抑制此般不安。有良心的社會學者雖然靜靜地發出警告,但無人傾聽。

節錄自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試讀稿

 

 

人類長久下來建立起的道德規矩及制度體系,因為「青蛙男」弄出的四個被害者即將蕩然無存。因為看似毫無關聯的幾起詭異事件,卻在被點破其中「單純的連結」後讓世人最後的屏障崩毀,就連媒體也無法像在過去發生類似案件時那樣只擔綱嗜血的禿鷹,因為只要搭上那個「單純的連結」,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隻「玩樂用的青蛙」。

 

我認為作者藉由這個主題,諷刺了許多現實生活中人們自以為是的心態。不論是訊息的發布者還是接收者,世人對於和自己無關的慘劇抱持好奇的嗜血態度、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顯得固執又抱持偏見,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在狀況可能危及自己時,「每一個人都可能被強脫下道德的外衣,曝露出殘酷且赤裸裸的人性」傲慢又愚昧的「正常人」,其實在骨子裡和他們所敵視恐懼的「青蛙男」,僅僅只是「殘酷方式」的不同

 

不僅是故事中的日本,在台灣是不是也能觀察到類似的情景?

 

如果有一天類似的威脅出現在台灣,平時常嘲笑消遣他國人士道德水平,卻鮮少檢討自己的台灣人,是否依然能維持「自認的高道德水平」?這是一個從「刑法第39條」衍生出的大思維,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牽涉到的議題實在太廣又極為複雜。對於「精神異常者」的判刑、觀察、治療、協助回歸社會等議題,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處理態度,不單純只是一個「應該如何」或「不該如何」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是非對錯,其實並沒有一個二分的解答。

 

網路社會奪走個人的思考能力。因為上網去看便知道大家在想什麼這種偏見,把個人該有的觀察思考意志封殺掉了。後果就是,網路上的氣氛形成風潮,風潮再被看成社會趨勢,然後反饋到現實世界中,加速社會的不安。

節錄自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試讀稿

 

我想面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關鍵和態度就在於書中所提及的「人們是否還會思考」。不論抱持何種立場,只要願意傾聽不同的聲音,思考其中的意義,那麼人類的行為模式就還能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在這之後,才有議論如何正向發展的可能。這是一個影響範圍相當廣泛,不僅牽涉到自身為人處世的道德態度,也跟社會風氣的建構和正面力量息息相關的長久課題,值得我們認真去省思。

 

因此,我也認為『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不該單純以一部娛樂小說來看待,事實上就像我們前面一再提到的,它不僅拋出思考的議題,也針砭諷刺了許多被社會忽視的亂象,若能仔細品味其中傳達出的意涵,相信對執政者執法人員、人權研究者、醫療及觀護單位、社會學家、傳播學界等人士都能有所啟發。

 

 

出版社提供資訊:

【作者介紹】
中山七里
1961 年出生於岐阜縣。日本人氣推理作家。
以《さよならドビュッシー》(再見,德布西)榮獲2009 年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作者另一本《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也於同年度參賽,兩部作品風格迥異,卻有著同等級的精采程度,中山七里因此成為史上首位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該獎項的作家,足以證明他深厚的寫作實力!

 

作者自述:
「在寫《連續殺人鬼青蛙男》時,我自己設定了幾個要超越的門檻:一口氣讀完、情節大逆轉、最後一行必定讓人吃驚。」(摘自《推理小說雜誌》

其他著作有:《開膛手傑克的告白》、《七色之毒》、《五張面具的微笑》、《永遠的蕭邦》《Start!》以上皆由瑞昇文化出版。

 

【關於本書】
★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令評審激辯的候選之作
★島田莊司盛讚,重重的惡意如莫比烏斯環……
★節奏緊湊,敘事手法細膩,劇情逆轉再逆轉!
★大膽挑戰日本刑法第三十九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車道JAZZ阿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