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推理) 瑠璃城殺人事件 (北山猛邦 / 講談社文庫 / 2008)
一開始知道北山猛邦老師這位作家,是偶然在找書的過程中在書店網站看到『鐘城殺人事件』。光看文案介紹的話,『鐘城』肯定是我會優先考慮買下的那種作品,但後來也忘了是什麼原因就一直讓它靜靜躺在清單中。
直到前天我又跑去天母淳久堂,其實那天原本是要去找其他書的,最後卻又意外地在擺著北山作品的櫃前停下腳步。經過考慮之後,我最後還是沒買下『鐘城』,而是買了北山猛邦「城」系列的另外兩本–『瑠璃城殺人事件』和『斷頭台城殺人事件』。以下簡單列一下「城」系列的出版先後:
1. 『鐘城殺人事件』(クロック城殺人事件) 初版2002、文庫版2007
2. 『瑠璃城殺人事件』 初版2002、文庫版2008
3. 『愛麗絲鏡城殺人事件』 初版2003、文庫版2008
4. 『斷頭台城殺人事件』(ギロチン城殺人事件) 初版2005、文庫版2009
以初版的時間點來說,「城」系列的發表已經停了快十年了,目前已知最新公開的作品是去年兩本知名懸疑遊戲「彈丸論破」的角色小說,真的很想開玩笑地說:「北山!仕事しろ!」
(題外話~ 中文版的『鐘城』封面沿用日版封面,城系列的封面都是出自「荒木慎司」老師之手,到他的部落格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設計)
接下來進入主題,至於為什麼先跳過第一本『鐘城』是因為其他兩本從文案得知的設定比較吸引我,加上第三本『愛麗絲鏡城殺人事件』沒有現貨的關係。
[內容簡介]
1989年的日本、1243年的法國、1916年的德法邊境,密室殺人案超越時代與國境一再地出現。於圖書館內被貫穿胸膛的女子、從城池內神秘消失的六個騎士、在戰場上消失的四具士兵屍體,隱藏在其中的是一對相戀男女的宿命。難道不可能犯罪也是會輪迴轉生的嗎?
「你看,很有趣吧」 (某大鬍子畫家老師的口吻)
故事本文從1989年的日本開始。罹患腦疾,隨時可能離世的少女君代,在她時常造訪、被稱為是「日本最邊陲的圖書館」裡遇見一名神秘青年。自稱為樹徒的青年一見面就對君代說了一連串不著邊際的話。
依照樹徒的說法,他和君代是一對相戀多世的戀人,但是因為一個古老詛咒使得他們兩人陷入相互殺害後又再度轉生相遇的永世輪迴。詛咒的關鍵則是六把騎士短劍,轉生後的兩人會在冥冥中被短劍吸引進而再度相遇,接著回憶起片段的前世畫面,接著陷入悲劇,然後再次轉生。在先前的人生中,兩人曾嘗試逃離這個詛咒,但是因為過程失敗使得這一世君代對這些事情毫無概念。
以作品中的描述順序來說,是依照「1989日本」=>「1243法國」=>「1916德法邊境」的不斷循環來呈現故事。
以事件年代順序排序,則是:
(註:下列是簡單一次描述該年代發生的事件,在作品中則是不斷循環後才呈現出該年度事件的完整形貌)
□ 1989年 日本 (最邊陲的圖書館):
在和樹徒相遇後,君代和圖書館的友人開始調查短劍和騎士的相關資料,最後竟發現其中一把短劍竟然就在圖書館的儲物間中,害怕詛咒再現的友人把短劍藏起,但在次日開館的時候竟發現被短劍貫穿胸口,躺在上鎖圖書室的中心。而她陳屍的所在地則是神祕地用館內藏書排起的巨大七芒星魔法陣。
□ 1243年 法國 (瑠璃城)
個性奇特的領主喬夫洛進駐瑠璃城之後,不知為何下令仿照西方一處十字形湖泊在城池外建造一座巨大的十字架雕刻。某日喬夫洛之女瑪蕾目睹父母進入高塔中的一處房間,之後目睹父親離開房間,但母親就此從中消失。瑪蕾求助自己護衛隊的首席騎士雷茵調查當時的真相,不過雷茵和護衛隊的其他五名騎士卻在進逼真相後被發現死於西方的十字湖處。詭異的是守城衛兵並沒有發現有人進出,六名騎士又是如何在半夜偷偷出城移動到騎馬也需一天路程的十字湖呢。
□ 1916年 德法邊境 (戰場前線)
法軍少尉在德法邊境的戰場前線與敵人膠著對峙中,儘管戰壕和聯絡通路嚴重積水,為了避免直接面對砲火的攻擊,德法兩軍的士兵都不得不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堅持。某日的攻防戰中,少尉在一處地下戰壕的水面上發現四具我軍屍體,頭部皆被俐落的砍下。此時少尉遇到一名潛入的德軍士兵,在兩人對話之中勾起了某段記憶。但就在少尉追逐德軍出了戰壕,再回去檢視我軍屍體時,戰壕中的積水水面上竟然是空無一物。
在故事中,「輪迴轉生」是一個核心的概念,也是人物間言談和個人獨白中佔有很大比重的部分,但是案件詭計本身卻沒有怪力亂神的直接影響。
在「瑠璃城」的案件中,犯案詭計基本上是邏輯單純但是規模又「龐大」的。形容龐大的理由何在,就留給其他讀者日後有機會自行體會吧。這邊唯一能說的就是,不光是視覺上的體認而已,還需要另一種龐大事物的配合。有一個中國人在一些記錄和文學作品中就擅於使用這種技巧,這個人叫做「諸葛孔明」。
此外,在雷茵開始調查領主夫人消失的案件中曾經做了一個「窗子與布條」的實驗,這個部份我覺得相當有趣,因為它顯現出人類在認知判斷上的思考盲點。但很可惜的是這個實驗只是開啟真相的一個過程,沒有更華麗的發揮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在「德法戰場前線」的事件中,算是三起案件中最單純的。和瑠璃城的實驗一樣,基本上就是一個認知判斷的盲點。
最後在「邊陲圖書館」的案件中,君代最後死在圖書室的中央地板處,地上以大量的書籍排列出「騎士短劍詛咒」相關的七芒星法陣。死前的君代耗盡最後一口氣,告訴來到身旁的管理員、也是自己暗戀對象的霧冷「兇手是樹徒」。但是圖書室是處在內部上鎖的狀態,樹徒在此之前和霧冷都在密室狀態的圖書室門外,而且在霧冷的記憶中,破門之前透過門上玻璃所看到躺在地上君代胸口是沒有短劍的,究竟樹徒是如何犯案又離開密室、短劍又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
其中運用了百分百的物理詭計,儘管範圍侷限於圖書室內,但是規模其實也是很龐大,但是技巧運用的可行性還是多少讓人抱持疑問。離開密室的手法尚可理解,但是短劍的出現和君代被刺之謎,除非該現場的種種條件都符合特殊要求,不然失誤的可能性很大吧。
另外特別要提的是,圍繞本書的關鍵「輪迴轉生」在本書的設定中其實不像我們普遍所理解的「前世、今生、未來」的概念,而是有著特別的解讀法。這個設定是影響整個故事大局的重要關鍵之一,也由此衍生出「史諾依」這名偵探角色。
史諾威這個腳色有著超自然的設定,會在三個時代的故事尾盤出現並幫助腳色們解開謎團。但是史諾依並非是一個憑空出現單純用來解謎的人物,而是跟前述的設定有所關聯。因此在本作的終盤雖然沒有明白解釋,但是其中透露出的訊息也提供讀者對史諾依真實身分的想像空間。
但本作的問題點其實也是從這個概念而來。基本上這是一個構築於「北山架構世界觀」下的故事,我覺得這種詮釋法很有趣,但是並沒有掌握得很好。沒有預先提供讀者認知,突然蹦出的額外要素以及過多繁雜的過程陳述讓讀者更加混亂。
加上人物的表現過於平板,一路讀下來總是讓我想問「你們的思考邏輯到底在想什麼」、「事情是有必要搞到這麼複雜嗎」。在太多的細節設定上沒有好好處理,導致角色群大多的思考和行為都讓人感到多此一舉。
內容的鋪陳並沒有撐起龐大的架構,在宿命恩怨的部分甚至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分支事件和人物的設定也有雞肋感,不免讓人覺得是為了增加懸疑感和豐富度而拼湊上的要素,但最後卻沒有發揮什麼正面效果。
不過這是一本會讓我留下印象的小說,我認為小說的價值其實不局限於「好看」或「不好看」這樣兩極化的層面,有時運用特殊的風格和設定讓讀者能「留下印象」也是成功之處所在。
用一句短評來說真的就是「可惜了」,過於龐大的架構超出了北山當年的劇情掌控能力。但我有種特別的感覺是,撇開龐大的詭計先不談,我覺得本作的故事和設定很有舞台劇的風格。縱然橫跨三處時空,但實際上人物和場景卻意外地少,著重命運和恩怨情仇的探討也很適合舞台劇呈現。但是要這麼做的前提應該就是要先收束格局,然後更嚴謹的去修改一些細節的設定和邏輯性,包含手法、情感、角色思維等層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