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心得] (懸疑) 『自殺互助會』(費德利可.阿薩特 / 漫遊者文化 / 2017)

 

111  

 

感謝漫遊者文化提供本次試讀機會。

(註:本次試讀因出版社方針,僅提供部分書稿約一百多頁出頭的內容)

 

 

當一個人正打算舉起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打算就此跟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如果這時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你會認為這會是上天帶來的救贖,還是一個會將人拖入黑暗深淵的引誘?

 

 

被醫師診斷罹患腦瘤的泰德,無法承受後續要面對的諸多痛苦,因此趁著妻子帶著雙胞胎女兒到迪士尼樂園遊玩時,打算在家中舉槍自盡。就在泰德沉浸於腦海中複雜的意識漩渦之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敲門聲打斷了他。就在他準備無視門外的聲音,準備繼續回到他準備離開人世的「必要步驟」的時候,卻被桌上一張寫著「開門,這是你最後的生路。」的紙條吸引住目光,更詭異的是上頭的筆跡和自己的如出一轍,但泰德卻完全想不起自己曾寫下這樣的文字。泰德因此擱下手槍,前往玄關迎接一段他完全無法預料的懸疑歷程。

 

 

門口這名自稱是某個神秘組織成員,名叫林區的男子,不僅熟悉泰德的一切,還向他提出了一項提案。若是泰德能「加入」組織計畫的循環鏈之中,不僅能替制裁因現行法律及警偵制度漏洞而縱放的惡人,還能在組織的安排下讓自己的死亡以遇害的方式收尾,降低因家人自殺而持續困擾遺族的各種負面影響。林區的話語像是惡魔的魅惑一樣,讓泰德在不知不覺間踏入一個暗中布下的險局。原先打算一死了之的泰德,卻在被拉進組織的計畫後,開始發現過去他對生活所建立的諸多認知開始崩解。不僅如林區這樣身分成謎的人不能相信,就連原先熟悉的人似乎也都隱藏著秘密。原先已經被殺害的人,為何還會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先前曾經發生過的經歷,為何現今又再次於眼前重現?夢境中詭異的景象和現實中似乎只有自己能見到的異像又在暗示些什麼?周遭的人事物又一直不斷地對自己送出「不可以相信XXX」、「不能對OOO掉以輕心」等訊息,彷彿墜入無底洞的泰德頓時感到無所適從,更駭人的是,那種對周遭生活和旁人的疑問和不信任感,開始逐漸蔓延到他對自我的認知上……。旁人皆不可信任……但是自己的認知和記憶……就可以信任嗎?

 

 

其實就開局的方式來看,在脈絡上並不是特別罕見的類型。但懸疑度依靠多層次的大小布局來堆疊建構,同時在故事的前段就接連拋出各式疑點,以緊湊綿密的方式吸引讀者閱讀。但就在讀者融入泰德對一切所抱持的疑問,跟著他一起逐步探索的同時,每進展到一個環節,先前所建立的認知卻開始被破壞,最後不僅難以確實地對目前收集到的訊息做一個有條理的彙整,甚至還萌生自我意識上的困惑。也就是說,本作在懸疑的布局上,不只是藉由旁人的言論可信與否這一層面來鋪陳,就連泰德自身的過去經歷夢境甚至是腦瘤病症可能帶來的幻覺和記憶缺失等情況都一口氣混入,使得讀者也一同被捲入破碎的劇情主軸之中。

 

 

在這種混雜現實與潛意識的情況下,不論是泰德或讀者都很難單純從特定線索去拆解故事謎團,因為大家所要面對的不僅是一個訊息繁雜的混沌局面,在建構主軸的諸多要素之間很可能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互連結,這也讓判斷和解析的過程顯得更加困難,甚至提供了在故事尾聲分歧出多重結局,甚至是開放性結局的空間,讓人期待作者(以及泰德)究竟會在後續的走向上做出什麼選擇。

 

 

以總頁數來看,試讀稿提供的大約是全書內容的三分之一左右。我想比較可惜的是,以這前三分之一的部分來看,正如一開始所提到的是採用比較緊湊的方式陸續拋出足以吸引讀者的懸疑點。但這個部分提供讀者的解析鑰匙和關鍵提示就目前而言並不是那麼明朗,因此儘管這樣的開頭安排確實能讓絕大多數的讀者對後續的發展感興趣,想一口氣繼續讀下去。但本作保留後續發展空間的鋪陳法,在試讀稿僅能看到三分之一的情況下,我想對於作品其他特色的呈現是顯得比較弱勢的,因此除了多層次的疑點交錯這一點之外,我想現階段比較難提出其他值得關注的特質。我想這一點應該也是參與這次試讀者普遍共通的心聲和感想,但相信之後能一次看到全書的讀者應該就不至於有類似的感受。

 

 

[書籍簡介]

一個不斷循環的殺人任務,
  一場噩夢成真的腦內風暴,
  這一切,都從他答應了那起自殺交易開始……

  38歲的泰德有成功的事業、心愛的妻子和一對7歲雙胞胎女兒,然而家庭事業兩得意的他最近被診斷出長了腦瘤,因為不想要面對這種漫長而痛苦的死亡,他決定一了百了,舉槍自殺。就在他即將扣下扳機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泰德本想不予理會,卻看見桌上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開門,這是你最後的生路。」那千真萬確是他的筆跡,但他卻不記得寫過這張字條。更詭異的是,門外那人竟然知道他的名字。

  來者自稱賈斯汀.林區,是某個祕密組織的成員,該組織專門除掉因為司法體系失能而逍遙法外的殺人犯。他向泰德提出一個難以拒絕的提議:在死前殺掉兩個人,一個是逃脫法律制裁的殺人犯,一個是也想自殺的企業家;泰德完成任務之後,組織裡會有其他人來殺掉他,這樣他的家人就不需要承受親人自殺的心理罪咎。

  泰德考慮再三後答應下來,然而在執行任務時卻發現事有蹊蹺:以為該死的殺人犯原來真有不在場證明;應該孑然一身的企業家其實有妻子和兩個女兒,背景和自己驚人地相似;最詭異的是,當他去質問林區時,卻看到林區短時間內似乎老了15歲……

  這個神秘組織的真相如何?他是陷入了詭異的殺人迴圈陷阱,還是這不過是自己瘋狂的幻想?當泰德試圖連結不斷出現的「回憶」與現實,發現這一切都和他的過去以及一樁連續殺人案有關……

 

 

 

[作者簡介]

費德利可.阿薩特(Federico Axat)

  1975年生,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從小受到父親、祖父、阿姨等親友的耳濡目染,對偵探小說產生濃厚興趣,十六歲初次寫作即嘗試挑戰偵探類型,多年來在創作上卓成績斐然,一直享受給讀者設陷阱的樂趣。

  他的本業是土木工程師,工作上對工程結構不可馬虎的嚴謹要求,也影響到他的作品。熱愛西洋棋的阿薩特擅長與讀者鬥智,小說以高度懸疑、曲折的劇情及出人意料的結局著稱。他認為一本好的驚悚小說就像一座裝滿鏡子的迷宮一樣;如果盲目朝你發現的第一個出口跑的話,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會狠狠打自己的臉。

  阿薩特雖是阿根廷人,並以西語寫作,可是他成長過程獲取的閱讀和視聽養分全部來自美國小說和電影,他筆下的故事也往往設定在美國,而且絲毫沒有「外國人假想美國事」的毛病,反而更像是原汁原味的美國故事,只是用西班牙文寫成。

  本書有如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成名作《記憶拼圖》(Memento)加上丹尼斯.勒翰的《隔離島》,還有幾分大衛.林區式的怪誕離奇。全書千迴百轉,讀者每次以為自己猜到真相,就立刻被作者逆轉,直到最後震撼結局,才心甘情願承認作者技高一籌,永遠領先自己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車道JAZZ阿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